為激發同學們的向學之心🦹🏿♂️、為有誌於學術研究的學生提供更適宜的平臺🧸,學校早在1980年代就開展了“學習優秀生”的探索,1994年起先後在漢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地理科學🤚🏿🦹🏽、心理學、物理學專業建設基地班,2011年開始實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充分利用校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探索個性化人才培養機製。2015年起,學校先後與中國科學院有關院所開展合作🛤,聯合舉辦“菁英班”,積累了豐富的拔尖人才培養經驗。
2019年起,學校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為目標,深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先後在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地理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心理學、生物科學、化學、哲學等專業開設拔尖人才培養項目,致力於培養一批具有深厚愛國情懷、寬廣國際視野和遠大學術理想的未來科學家或思想家。其中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地理科學、心理學👨、生物科學、化學、哲學♋️👩🏻🦽、計算機科學10個基地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生物科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哲學5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強基計劃。
2022年🛷,學校匯聚全球優質資源,以拔尖計劃2.0⚽️、強基計劃為核心🚻,成立卓越人才培養的改革試驗特區——卓越學院。學生入選強基計劃🧕、拔尖計劃2.0之後𓀛,均實行動態進出機製,自動入選卓越學院👆🏿🕑,由院系根據本學科特點製定選拔🥳、考核標準和程序,並予以公開。學生進入卓越學院,將獲得以下學習機會:
1.優秀教師的引領
學校致力於以拔尖人才培養未來的拔尖人才,將邀請包括院士、長江學者、教學名師、傑青🚣🏿♀️、優青等人才計劃獲得者擔任導師或任課教師,讓學生感受到名師的學術引領和人生指導。
2.挑戰更高難度、更具個性化的培養方案
學校為拔尖學生設置更具挑戰性的培養方案,部分課程實施小班化教學、過程性評價、全英文教學,強調思維和能力的雙重訓練🤌🏼。學校提供跨專業、跨年級選課以及修讀研究生課程和榮譽課程的機會。學生可根據個人發展需要申請定製個性化培養方案💆🏼♀️,通過院系審核和學校備案後予以實施。
3.更為豐富的學術訓練
學校設置進階式學術訓練,拔尖學生將擁有更多進入實驗室和課題組的機會。學生可根據自身研究誌趣,在導師指導下開展課題研究,可以充分利用跨院系、跨校的平臺❌💂。在暑期短學期,院系還將組織不同類型的科研訓練活動。
4.更多交流機會
學校、院系將充分利用已有的交流渠道,邀請海內外名師來校開設講座和主講高水平課程,支持拔尖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交流項目或者科研實習。在此基礎上,學校還會通過定製項目的方式讓更多拔尖學生在大學期間有多元文化體驗的經歷🧚♂️。
5.本研銜接培養
學校鼓勵拔尖學生深造🖕🏼👨💼,在大三起可以修讀研究生課程,可以提早開展學術研究,提早選定研究方向和導師。通過考核後,將獲得推免資格💞。
各位同學,如果你有誌於挑戰自己,歡迎你加入強基計劃或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挖掘自己的學術潛力,在學校為你們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下,追逐自己的學術理想!
附錄1、意昂3官网強基計劃學生培養管理辦法(http://www.jwc.ecnu.edu.cn/d6/93/c40559a513683/page.htm)
卓越學院簡介
(https://zyxy.ecnu.edu.cn/)
為推動意昂3官网早日建成引領育人創新的🐝、世界一流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探索“卓越學術”“卓越育人”“通識課程”三大綱要率先落地,樹立新發展階段高等教育卓越育人新範式。2022年4月,學校匯聚全球優質資源,構築卓越人才培養改革試驗特區,建設虛實結合、機製新穎的開放共享平臺--卓越學院🦷。
卓越學院確立並突出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為根本理念,肩負育人使命,積極探索示範,培養“未來領軍型的卓越英才”🙋🏿♀️,變革教育教學與科研思維👸🏻、落實卓越育人理念🤹🏼🌀,以“聚焦🍌、交叉、顛覆、進步”為策略,以卓越學術融合卓越育人🧔,先行通過卓越人才的培養,打造卓越學術📦、卓越育人改革試驗特區🕊。
特區是探索性的虛實結合的虛體運行平臺,機製上強調開放流動、共享競爭🐧,依序重點實行高水平的研究型本科教育、卓越的研究生教育、顛覆性的創新創業實踐與學術研究。以促進學生全面而自由🦚、個性而卓越的發展為目標追求𓀇,探索建立新的育人標準🏢、育人模式、課程體系,引領全校人才培養模式迭代更新。逐漸由本科專業拓展到對應的研究生學科✌🏿🔨,探索並建立新的面向卓越🏌️♂️、師生共進的教育與研究形態🌦🥣,探索實現學術研究在國際上的原創引領👩🎤,對接國家發展重大戰略需求,解決製約國家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以形成意昂3特色、中國領先、影響世界的卓越人才培養模式。
卓越學院基地介紹
1.“元化班”中國語言文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基地傳承王元化先生及中文系諸位先賢的思想風範和學術品格😸,以創造“有思想的學術和有學術的思想”為宗旨🚴,逐步完善抓放結合的管理製度✌🏼▪️,引導和扶持個性化學業發展;打造以經典講讀和科研能力訓練為中心的課程體系,以小班研修🟠、讀書會夯實知識基礎、鍛煉學術能力;組建“六位一體”的導師團隊🧑🏽⚖️,為學生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學術指導🪹;兼重學科融合、專業積累和個人興趣,大力支持學生自主科研活動😕,打造本科生學術校級交流平臺🧑🏻💻;營造寧靜致遠🥤、平等共贏的育人文化,不斷優化院系育人生態👩🏼🍼,全面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具有深厚的愛國情懷、寬廣的國際視野和遠大的學術理想的青年研究者和思想家👉🏿⛔。
2.“歷史+”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基地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在繼承和發揚歷史學系在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中國通史研究和世界史研究各領域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聯合哲學、地理、城市與區域科學、外語等相關院系,打造“歷史+”TSM創新培養體系,即:通過時間(Time)、空間(Space)和人(Man)塑造歷史學現代學科的本位認知,使用“跨”(Trans-:跨學科;跨文化)+“超”(Super-:超級課程;超越課堂)+“多”(Multi-😦:多語種;多導師)的復合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團隊精神(Team)🕗、擁有科學認知(Science)、時刻關註心靈(Mentality)的馬克思主義史學高端研究人才。
3.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基地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和人文精神、創新潛力強、專業能力精、綜合素質優、學術思想活躍🫕👩🏿🦳、富有創新意識且敢於挑戰科學重大問題的數學青年英才。通過推動數學教育信息化🤳🏻、數學學習智能化,聚焦課程教學團隊專業化和可持續發展建設🧍♂️,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學拔尖人才培養的意昂3模式🌘。
4.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秉承“夯實基礎、拓寬視野、分類培養🦫、激勵創新”的辦學理念🪡,依托國重實驗室高水平學術研究平臺,大師引領加強精神-學術風範感召,打造光物理特色課程體系,前沿導向奠定理論-實踐紮實基礎,形成高挑戰科研訓練路徑,科創競賽提升創新-創造科研能力🙍🏽♀️🌽,培養具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和遠大的學術理想、敏銳的物理直覺和濃厚的科研興趣🧡、紮實的數理基礎和出色的實踐能力、寬闊的國際視野和終身學習能力👰🏼♀️、活躍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的有誌於從事物理、尤其是光物理相關領域的領軍人才。
5.地理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立足黨的教育方針🤟🏽,傳承學科優良傳統,依托學科國家級/省部級平臺和高層次人才隊伍,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全球變化背景下的城市的資源開發🤦🏽、生態重塑、智慧管理等前沿挑戰➰👨🏼✈️,重構6+6+6核心課程體系,強化三層次實踐🤐,培養適應地理科學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遠大的科學理想和愛國情懷🏋🏿🔅,具有良好的思維素養🫳🏿,具備探索地理學前沿問題的勇氣,具備構建城市-自然-社會綜合模擬體系的地理計算與模擬能力,具備突出的野外實踐力與研究創新能力,具備獨立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和領導研究團隊開展協同研究的能力,能勇攀學科巔峰的地理學優秀未來青年科學家🤵♀️⬅️。
6.“耀翔班”心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基地承“走中國道路、具國際視野🤸🏼♂️、傳科學精神、成海派風格”之師訓👨🏿🎨,貫徹“厚基礎🚭、強學習🤹🏻♀️🪳、創新知”的培養理念,以心理學科基礎知識、科學思維、先進技術、創新精神為核心培養內容⏸🚊,采用階梯式課程結構和留白式學習方案🌱,夯實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以及生命科學等交叉學科基礎🙀。以學科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設立個性化模塊課程,為學生配備“心理學+交叉學科”雙導師🆑,建立全景式科研訓練平臺👨🎤🌅,設置“54321”具體的科研學習要求🙎🏿♂️,強化學生問題解決的跨學科思維與技能訓練,提升從事心理學相關基礎研究和國家重大問題解決的能力🐍,培養“學貫中西、報效祖國、敢於創新🤱🌽、追求卓越”之未來優秀心理學家。
7.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基地面向生命科學基礎學科前沿及國家和社會戰略需求⚠🧒,依托生物學一級學科雄厚的教學🫳☺️、科研實力,構建“思政引領,雙院交融(學院-書院)🧑🏫、雙強合作(學院-中科院)、雙輪驅動(教學-科研)、雙向循環(產學雙循環)”的育人模式🌖。通過學科輪轉、豐富的科研實踐活動👸🏼、微型化研討式的教學方式,培養“有情懷💺、厚基礎、寬視野🚣♂️、善交叉、強創新”的拔尖創新人才,為其未來成為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領軍人才和世界一流科學家奠定基礎。
8.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基地以“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國家發展戰略為培養宗旨😣,依托意昂3官网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優質教育、科研資源👩🏻🦲,發揮大師引領作用👨🚣🏿,優化課程體系,強化科教融合,夯實國際育人,培養具有良好人文底蘊、視野寬廣、基礎知識紮實👨🏿🔧🧑🏽🍼、批判思維突出、創新能力卓越的未來化學及交叉領域的領軍人才,形成實踐引領、創新導向的培養特色🙍♂️。
9.哲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基地秉承學校“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的大學理想,貫徹馮契先生“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的育人理念,構築“築基🥁、強基👩👦👦、融通🪁、拔尖”四階段進階式人才培養路徑,打造多層面全覆蓋的導師群🤰🏿,建構以新課程體系🦸🏼♀️、新教學模式為特點的拔尖教學體系,實施“國際化”培養模式,培養能夠參與世界性百家爭鳴,具備文理交融的跨學科思維和創新意識👴🏽,引領時代精神的未來哲學家🕵🏻。
10.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面向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針對我國IT領域“缺芯少魂”的現狀🫅🏽💇,應用驅動📲,前沿引領👩🏻🦲,培養計算機科學拔尖人才👨🦲。基地采用新興教育科技支撐個性化主動學習;通過知識體系重構推進計算機教育課程體系建設🔱;通過產教融合、學科交叉培養創造性思維與解決真實問題的理念和工程實踐能力;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內容創新和教學方式創新🌂,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選拔和培育兼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硬核計算機科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