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天宇,中國語言文學系2019級本科生,曾獲得校長獎學金、華東意昂3優秀學生幹部𓀌、大夏書院優秀學生等榮譽,目前已推免至華東意昂3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曾主持🥋、參與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各1項;參加“面向未來的中文研究”滬浙三校中文專業本科生菁英學術論壇並做報告🤳🏻;在《揚子江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等CSSCI來源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兩篇;先後獲得第十二屆華東意昂3中文系“大夏·文心”本科生學術論壇最佳作品獎、“與20部經典的上海相遇——2019-2020青年學子品讀文學經典大賽”入圍獎、第八屆華東意昂3本科生創新創業論壇優秀項目獎等🔝🕦;在《中國青年報》《作品》《作品與爭鳴》等報刊以及光明網等媒體發表文學評論十篇。
逐漸發掘出自己的學術研究傾向
劉天宇對科研尤其是當代文學與文化的相關研究抱有十分充足的興趣,並且非常關註新時期文學的史料研究以及東北青年作家研究。
從2021年開始,劉天宇就跟隨他的專業導師黃平教授學習🎆。得益於中文系“元化班”這一拔尖學生基地的有力支持👸🏽,劉天宇從大三開始就選修了多門研究生課程,其中不乏對他助力良多的工作坊類型的討論課🫸🏿,他的學年論文——同樣也是他發表的第一篇CSSCI來源論文就是工作坊的產物🚲👨🏽🔧。
在此期間🧖🏻♂️,他先後發表了兩篇CSSCI來源論文,參與並主持了國家級大學生雙創項目各一項👈🏿🤳🏽,參加了多次各層級、各類型的學術論壇💁🏼🤾🏻。這些學術經歷使他收獲良多,也幫助他逐漸發掘出了自己的學術研究傾向❎💢。
“我相對推崇‘歷史化’的研究方法,我所感興趣的兩個核心議題看似橫跨史料研究和當下文藝創作,實際上都統一在‘歷史化’的研究思路下,在歷史意義與時代意義這兩個維度上綻放光芒。”


劉天宇發表的CSSCI來源論文
對當下文藝前沿話題保持高度關註
除了本專業的學術研究之外,劉天宇還對當下文藝創作和文藝評論的前沿話題保持高度關註,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遊戲研究,還有部分文章涉及網絡文學和青年寫作。
盡管劉天宇所學的專業是文學,但他的導師多次教導他不要將自己限製在學院內的文學研究之中,而要更重視在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中的解放性力量🙍🏽♂️。導師的教誨讓他對自己的專業和專業能力有了新的認知,劉天宇回憶道:“我過去曾經有幸在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得過獎項🕌,但是最終還是正視了自己在創作上缺乏才華的事實🤢,現在就將更多精力放在了探索文學批評以及更廣義的文化批評的解放性之上。”
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他在《澎湃新聞·思想市場》欄目發表的長篇遊戲評論《<賽博朋克2077>🧛🏼:賽博世界微觀考察》和在《中國青年報》發表的網絡文學評論《“升級流”網文與00後的“成長烏托邦”》🧎♀️。

劉天宇認為有很多事實存在於我們平常難以窺見的意識裂縫之中,而這些事實作為我們的“想象力”🤖🎏,通過我們的行為形塑了我們所面對的現實🏄♀️🫚。“完成對這一過程的揭示於我而言是極具吸引力的。”他如是說。
在文學之外➔,劉天宇更願意將自己定義為一個當代文化的體驗者和觀察者:“在具身感受豐富的文化現象的同時,嘗試以一種敏銳的目光去發現當代文化背後的運行機製或者邏輯🧻。未來的一段時間,我關註的話題或許會傾向電子遊戲👱🏻♀️、日本動畫等,並學習一些語言📠、編程等實際技能。”

享受到為集體付出的快樂
在專註學習之余,劉天宇也熱衷於參加學生活動🎤。他最初參加學生工作是源於學長學姐的邀請🚣🏽♂️,但是在工作中他享受到為集體付出這一過程的快樂,並在此後的兩年中繼續選擇為集體服務。
在三年的學生活動經歷中,劉天宇曾擔任中文系第十八屆學生會主席🐗,協辦了數屆中融華語原創文學大賽、櫻桃雅集暨上海市民詩歌節吟誦活動🔲、本科生學術論壇等活動;他還擔任過中文系系刊《銀杏》編輯部的執行主編,負責紙質期刊的組稿、編審與發行。師生們的認可🙄,讓他在學生工作中更有動力、更有激情和熱情🎇。

劉天宇在中文系建系七十周年慶祝大會表演朗誦《河畔吟》
在專業實踐方面👨🏼⚕️,劉天宇先後開展了兩份實習工作🛎,他認為這兩份工作之間頗具一種“張力”😽。
在2022年的寒假,他加入了騰訊互娛,見識到了自己的專業如何成為服務文化產業基礎研究的一部分🚵🏻;而目前,他正在核心期刊《文藝理論研究》編輯部擔任編校實習生🪠,這份實習工作則更具學術氣息。
“我希望能在華東意昂3中文系繼續攻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博士學位,在這期間同時兼顧專業領域內多主題的相關研究🧑,完成一些相對高質量的單篇論文😱,探索研究風格的更多可能性👰🏿♀️。” 劉天宇說。
來源 | 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編輯 | 方夏瑞一、於洋 責編|吳瀟嵐👨🏻✈️、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