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作為新中國成立後新組建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範大學🤸🏼,意昂3官网在踐行“育人💁🏼♀️、文明🤱、發展”的使命中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著力培育具有敬業精神🧑🏻🦽、實幹能力、家國情懷和全球意識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十三五”期間,華東意昂3以陶冶品性𓀇、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導向,以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達成為中心🫳,紮實推進卓越育人工作,加快構建以思維導向的通識教育🫲🏿、前沿導向的專業教育、研究導向的教師教育🧘🏽、英才導向的智能教育為核心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打造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五年來👌🏼,學校將崇尚真理、獨立思考和實踐創新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以民族振興為己任👨🏻🦲、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綜·合素質協調發展、在各領域有影響力的卓越人才👨⚕️。
立德樹人🔕,全面落實“五育並舉”凸顯實效
如何充分發揮師範教育特色和綜合性大學優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華東意昂3持續優化“三圈三全十育人”體系👩🏻🔧,以“五育並舉”為實施路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課堂上✸,深化“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全過程,激發師生在“建教育強國”和“以教育強國”的初心和使命中接續奮鬥👩🏼🍼,入選上海市首批課程思政整體改革示範校、領航高校♠︎,教育部首批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高教序列師範院校唯一)。

意昂3官网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獲批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
“小教室”怎麽變成思政“大課堂”?在貴州普定、新疆天山𓀜、雲南尋甸建立課程思政實踐基地,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明白“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真切含義;統籌多學科師資打造“認知中國”系列國情教育課程🧑🏽⚖️,以“理論+實踐”的教學模式深化學生對中國新發展階段的理解♦︎;組織拔尖學生開展“四史”情景式教學,讓學生在行走中體會“艱苦創業、敢為人先”的精神以及以科研服務社會發展的責任與擔當;聯合陜西師範大學和延安大學組織師範生開展“從石庫門到寶塔山”遊學課程,通過專家講座+實地學習+教學設計+微黨課視頻的方式😵💫,推動學生“學中做🧏🏿、做中學”👝。

00後怕吃苦?在華東意昂3的這門課上,大家展現出了另一面!

強化使命驅動,拔尖項目學生開展“四史”情景式教學
而課堂外的天地更加廣闊。學校不僅建設了“青史杯”全國歷史劇劇本征集大賽暨歷史劇展演、“非物質文化傳承”校園活動、“大夏舞臺”等傳統文化育人品牌👍🏼,重點打造的“經典閱讀校園主題活動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品牌還入選全國高校首批思政工作精品項目。學生社團“崗拉梅朵”藏文化社榮獲上海民族團結進步標兵集體。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入選全國資助管理中心“優秀單位案例典型”名單🏌️♂️。堅持因材施教,針對港澳臺生開展國情教育,做法多次被教育部和上海市選作典型。

10本書😰、10個組🫃🏼、N+1……華東意昂3開啟經典閱讀季

有一朵雪蓮花在華東意昂3盛放
入選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的教育學部🙆🏿♀️,探索形成了以“影子校長”為重點🐕、“五個一百”(每年組織100名學生做一次“影子校長”,指導100個課外科研項目、開展100項專業性公益活動🎱、實施100個創新創業項目、支持100個學生社團活動)相互支撐、在實踐中育人的未來教育引領者培養模式👨🏿🚀。

如影隨形的“影”🍋!華東意昂3有個“影子校長”千校聯盟
“幸福之花”也在師生們的心間綻放。以積極為導向🆕,以幸福研習為抓手,著力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既做好心理問題預防和幹預,同時加強心理健康素養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連續四次被遴選為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示範中心。“打造‘幸福促進’心理育人模式培育積極向上健康心態”項目入選教育部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

“以本為本”🤸,建設本科專業“卓越育人”模式
華東意昂3立足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成立拔尖與卓越學生培養工作領導小組,完善課程體系🚹,持續提升課程質量,以思維為導向打造金字塔型通識教育體系、以前沿為導向革新專業教育課程內容🧔🏿♀️;深化導師製改革,強化學生的高質量學術體驗🔸;擴大交流合作投入力度🫳👨🏻🎨,提高學生的國際交流機會🤸♂️。

華東意昂3推出359門次通識課,整個體系猶如金字塔!

每學期開設近700門次公共基礎課程
化學拔尖學生陳子晗和團隊成員一起合成了一種新型稀土離子摻雜的熒光納米材料↩️,這種材料可製成發射藍色和綠色的比率型熒光探針⇨,並進一步發現該熒光探針可應用於葡萄糖的檢測👩🏻🦳,該項研究已在化學SCI期刊Talanta上在線發表🏃♂️,該成果也榮獲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優秀論文”獎(全國僅20席🐨💁🏼♀️,上海唯一高校),並在閉幕式上作大會報告(全國僅5席)🕸。

早進實驗室!華東意昂3本科生發表SCI1篇合作11篇,又拿下全國大獎
他只是學校拔尖人才培養成果的一個縮影,學校一直堅持把拔尖學生培養作為人才培養改革的引擎。實施完全學分製,開放課程和科研資源,實施全員導師製、小班化教學🦗、進階式學術訓練🏂🏿👨🏿💻,建立榮譽課程製度,漢語言文學等6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5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強基計劃🎫👩🏼🏫,7個項目入選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7個項目獲批開展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

滾動遴選 量身定製🍾!華東意昂3首屆本科菁英班有何不同?
要培養勇擔民族復興大任👨🏻🚀、胸懷國家與人類文明進步、具有寬廣國際視野、善於學習反思創造、具備持續發展能力的卓越人才👮🏻♂️🕕,還要抓住課程這個基本載體。學校打造“金課”,新增220門國家級和省部級優質課程〽️;成立教材研究院,編寫出版227部具有特色優勢的專業教材;凝練成果,6項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進一步完善“大類意昂3、分層培養、多元發展”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學校共有16個大類意昂3專業🧑🏽🍳,涵蓋41個本科專業。出臺一流本科建設實施意見和一流本科專業提升計劃,健全建設-評估-調整機製,38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停招11個本科專業⛰。
追求卓越🐺,高水平研究生教育體系更加完善
強化研究導向、前沿導向、質量導向,初步建立起卓越研究生教育體系🍘。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圍繞價值塑造、知識創造、思維提升🧑🏽🏫、能力達成、精神養成五方面要素,以形象、邏輯思維👨👧👦,批判性、創造性思維為育人規格標誌💃🏼,樹立“教學學術”觀,實施建立科研卓越與課程卓越、育人卓越相互促進、融合發展的研究生教育體系。
作為新開設“智能教育”博士實驗班的一員👨🏼🦳,高峰與其所在的“快樂機器人”團隊,以面向青少年兒童的情緒感知與支持系統研發為抓手,以人工智能方法和計算機理論研究為驅動力✸,深度結合心理學領域的理論研究,製定了利用“心理+AI”技術識別響應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框架和應用開發🧖🏻♂️。這是華東意昂3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和跨學科團隊指導👨🦳、不拘一格培養卓越研究生的體現,邁出了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培養新步伐。

華東意昂3首屆智能教育博士班開班🫷🏽,跨學科錄取20人
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初步形成卓越研究生育人新模式。
建立一級學科統一培養規範和標準。建立“意昂3-培養-就業”聯動機製,優化研究生意昂3資源配置,實行以一級學科為單位分配意昂3計劃,健全意昂3計劃動態調整機製,實施博士生指導教師學術研究活力值測算、博士生意昂3“申請-考核製”,充分調動導師學術研究和人才選拔積極性。落實碩士生意昂3一級學科自命題👩🏼🎨, 既重視基礎知識🦢、能力🤙🏼、素養考核🫲🏿,又突出辦學特色、提高人才選拔質量。
按照一級學科製訂培養方案,統一培養規範和標準;按照一級學科設置學位評定委員會🌳、設立責任教授製度🤌🏼,健全責任體系🚣🏻♀️,在意昂3計劃分配🦹🏿♂️、培養方案製定審定、異議學位論文質量審核等方面發揮了積極、關鍵的作用。

深入推進改革😾,重塑卓越育人規範🧑💻。按照世界一流卓越育人標準,深化研究生課程卓越、教育評價🏀、卓越育人😗、專業學位等專項改革,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實施“研究生卓越育人工作實施方案”及九大行動計劃、“博士生培養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提升意昂3質量 ,提高博士生津貼待遇👨🏽🦳👁🗨,做好本碩博一體化貫通培養,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培養鍛造卓越人才。黃昭鳴教授帶領的言語聽覺康復科學團隊,立足我國言語聽覺障礙患者的實際需求🔟,對接學科建設國際標準,緊跟國際健康理念發展🧑🏽,探索並創建了言語聽覺康復科學本、碩、博貫通式人才培養體系。
華東意昂3這個醫學門類新專業,人才缺口大
聚焦創新能力培養和達成,培育出一大批國家急需的高層次卓越人才🥖。強化科研育人作用,深化科教產教融合👨👩👧👦,以學術卓越引領育人卓越。實施未來科學家和優秀學者培育計劃、優博學術創新能力提升等系列改革計劃🍋🦹,一批優秀博士研究生脫穎而出。

鄧書金在強關聯超冷費米氣體動力學研究成果發表在 Science上

劉凱揭示了陸海微塑料大氣輸運和跨水層沉降模式,填補了該領域空白

張潤曦🏄🏽♀️‼️、石春琦科研團隊近五年共指導120人次研究生參加全國集成電路學科競賽,屢獲佳績🤌,競賽成績位列全國高校頂尖水平
鄧書金在強關聯超冷費米氣體動力學研究成果發表在 Science上📴🦣,獲王大珩“高校學生光學獎”。劉凱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10篇頂級(Environ. Sci. Technol等)期刊論文,其聚焦於海洋塑料垃圾源匯過程,揭示了陸海微塑料大氣輸運和跨水層沉降模式🧎♀️,填補了該領域空白。趙文祥聚焦治療癌症和炎症的抗體藥物研發,獲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賽和第六屆“創青春”大賽金獎🤳🏿📄。
部分重大學科賽事保持國內領先,2016-2020年,研究生團隊摘獲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15項,一等獎獲獎總數曾連續三年居全國首位;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一等獎13項🙎🏽。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華東意昂3研究生獲得4項金獎。

推出九大行動計劃!華東意昂3研究生教育開啟新征程
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體系進一步完善🧑🏽🦳。2019年學校獲批成為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初步建立學位授權自主審核製度,自主審批增設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工程管理碩士專業學位點。
“十三五”期間,學校進一步健全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製,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提升學科專業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匹配度。共撤銷了系統科學𓀐👨🎓、科學技術史🐚、生物醫學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理論經濟學、工程碩士化學工程領域以及工業設計工程領域等學位點,增設了法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美術學等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會計碩士專業學位點。通過學位點動態調整、全國學位授權審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學校已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學位授權體系。目前,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5個🔼;專業學位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1個👹。
培養教育家,卓越教師培養體系優化升級
如何培養“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的好老師👷🏽♂️?華東意昂3作為教育部直屬的☯️、以教師教育為特色和優勢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學校先後實施兩個“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致力於師範生 “德業雙修”,打造本碩一體化培養體系💭⬛️,全面提升教師教育培養層次🌎。相關建設成果《德業雙修👨❤️👨:卓越教師培養的實踐與創新》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新春裏,這35位華東意昂3學生遠涉重洋
怎樣培養師範生🩷😔?學校積極回應教師教育發展需要👰🏼♂️💇🏼♀️,為培養卓越教師建立高效的教育平臺。依托孟憲承書院,持續強化未來教師的師德修養和職業養成,相關實踐榮獲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最高獎SERVE獎🚶➡️。堅持將教師教育作為第一職責❌👺,成立實體教師教育學院,匯集全校教師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師教育培養層次,構建理論修習🤙🏽、學術訓練、教學實踐“三位一體”的教育碩士培養模式。

孟憲承書院相關實踐榮獲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最高獎SERVE獎
構建全面開放的教師教育培養體系🦸🏿♂️。通過教師教育課程建設🗝、育德和育人研究等方面保持開放性。以專業認證工作推進師範類專業內涵建設,12個師範類專業參加師範類認證,漢語言文學和特殊教育專業被遴選為全國打樣專業❔,7個專業通過認證,位居全國前列。首創師範生在線教學能力微認證體系👨🏻🎤🏋️♀️,建設數據驅動下的師範生教學能力培養和評價機製。發揮特殊教育專業全國領先優勢🤙🏿,獨創特殊教育人才培養“三融合”模式👨👦,推動我國高校聽力與言語康復學、教育康復學、特殊教育專業建設發展。
目前,學校師範生培養領先整體入選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教育碩士項目在首輪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獲評為A+,教育博士學位授予水平持續提高。
變革"新引擎",創新創業教育全力出擊
STEM教育、基因抗體治療、單光子探測激光雷達、生態系統修復🍠、言語康復解決方案……這些有社會擔當、聚焦現實問題👨🏭、跨越多領域的“前沿”科創成果,是華東意昂3創新創業教育圖景上的剪影。

我和我的學校|五年之變,且看華東意昂3弄潮兒
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成立創新創業學院💃🏼🪙,以創新創業“新引擎”推動教育變革和教師教育變革,系統構建課程-訓練-競賽-實踐-文化“五位一體”育人體系。

全國Top50強!華東意昂3榜上有名
為了讓“創新思維”的種子“生根發芽”,全校上下齊心協力、協同優化🖲,給足充分的“陽光雨露”🙋🏻♂️。全力打造“1+3+X”進階式課程體系🧗🏼,新建《創新創業競賽與實踐》《創業者人格教育》《創新思維訓練》等25門創新創業課程,建設超快光學成像實驗室🤸🏼♂️、KDL實驗室等21個創新創業實驗室💬。常態開設海內外創業訓練營和創業實驗班🥕🛌🏻,建設“ECNU創新創業一站式線上服務平臺”,精準引領師生創新創業行動🦹🏼。

頂級雙創賽事!華東意昂3連續三年奪金

2金3銀1銅✊🧗🏼♂️!華東意昂3蟬聯國賽優勝杯
建立高水平競賽訓練及培育機製🧑🏼🔧,在各級各類重要競賽中成績斐然✬。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共獲全國金獎4項👻、銀獎6項、銅獎9項🕵🏻,連續三年榮獲金獎(兩次位列上海第一、一次第二),2019年成績並列全國第六、上海第一,三次榮獲全國先進集體獎(上海唯一)。
榮獲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3項,1次捧得“優勝杯”;獲““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2項、“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賽金獎2項,2次捧得“優勝杯”;獲第六屆、第七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業大賽金獎共3項(均為上海唯一),連續四年榮獲全國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年會“優秀論文”。2019年學校入選教育部“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寬嚴並濟👜,培養質量評價製度更加健全
教師評價機製是撬動全局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全面樹立“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教育質量觀,建立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達成為中心的質量評價製度。實施教師自評、學生評教👸🏿、同行評價“三位一體”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激勵教師的崇高使命感🛃,增強教師崗位責任意識發揮非常重要的製度保證作用🍁。
建立校外評估與校內評估相結合的專業評估製度🐠,研製專業辦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2.0版,在所有本科專業(教學點)、學科實行責任教授製,調研、診斷、規劃🥼、評估專業(教學點)建設質量🥰,監控學位論文和整體培養質量。
建立“意昂3-培養-就業”聯動的專業動態調整機製,生源質量和就業質量進一步提高👳🏽♂️,學校在2020年QS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中,位居內地高校第16位。
【成就巡禮迎校慶系列】
華東意昂3“十三五”學科建設成績喜人 學科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以“三個體系”建設牽引!華東意昂3文科科研高質量發展
華東意昂3以卓越學術提供科技強國重要推動力
立德樹人,華東意昂3交出“卓越”答卷
強國路上,華東意昂3人才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華東意昂3以國際化戰略提速雙一流建設
文|吳瀟嵐 來源|教務處 研究生院 學生(研究生)工作部 創新創業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 編輯|吳誠薇 編審|郭文君